专业的网络技术方案提供商

客服热线:0431-80879599
咨询热线:13843031688

在线
客服

客服
热线

13843031688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手机浏览官网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

IT赋能、大数据将助力中国航天再次腾飞

2019-09-27 09:27:27     浏览:1265次     作者:管理员     来源:原创

航空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活动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航天作为重要战略选择,世界航天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让我们和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一起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

杨宇光的职业生涯始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伴随中国航天系统成长的一名老兵,而在多年研究航天技术的过程中,杨宇光一方面沿袭航天企业和央企的严谨特质,另一方面也热衷学习新理念,时刻拥抱变化。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卫星发射也是中国航天技术成熟化的有效例证。在杨宇光看来,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早期的航天事业发展更多聚焦于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在发射成功后具备了系统工程全流程、全要素的研发与发射服务能力。”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初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发射卫星的数量不断增多,航天规模不断变大。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由国家批准实施,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921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上世纪末期至本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酒泉发射,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网络科技

2011年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空间科学以及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领域取得巨大突破。2015年起,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先后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创下历史新高,2018年中国航天发射39次任务中,有37次任务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2次由其他火箭实施。

历经多年的发展,中国航天人一直凭借实干精神驱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走入新阶段。不论是在研究航天技术抑或开发航天应用的过程中,中国航天人均遵循一种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在一些关键难题的攻克中,中国航天人首要思考的问题均是目前的技术怎样和实际应用结合,让关键技术发挥出实际作用。

曾几何时,航天发射在我国一直是“国家队”专属领域,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逐步开放,一大批民营航天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到2018年底,我国内地注册的民营航天企业已过百家。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迭代,航天领域的门槛也在进一步降低,过去只能通过国家队企业集中投资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一些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也开始逐步尝试。在杨宇光看来,目前,“国家队”主要承担着国家大型航天工程,而大量的民间卫星发射需求无法完全靠“国家队”来满足。在此情况下,民营航天企业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口。民营企业经营体制灵活,市场反应迅速,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科研机构等客户的个性化需要,且可以通过多个渠道来增强资金实力,也推动商业航天爆发出大量的机会

网络科技

除了民营企业在航天事业中跃跃欲试,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公司也在航天领域中动作频频。航天技术和IT技术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杨宇光以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技术和材料技术举例称,上述技术经历多年的迭代和发展其实仅是在一些细微的细节进行改进,有实质性进展的很少。而I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为整个航天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驱动航天技术焕发出很多新的可能,大大提升了航天产业的效率。例如,此前达到1吨级卫星才能完成的任务,目前只要几百公斤甚至更小的卫星就能完成了。

对于投身航天事业的人才,杨宇光也给出了建议。他表示,航天科技的研发工作,创新性强,需要坐得住、沉下心、肯钻研。航天事业也是一个高危产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于细节的把控是航天人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航天事业本身带着巨大的吸引力,好的机制应该研究如何激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航天情怀。

“眼下,我国航天事业处于蓄势待发的酝酿阶段,未来几年,相信中国航天事业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杨宇光表示,深化航天国际合作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例如,在空间站建设方面,邀请国外企业进行联合飞行试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太空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空间行为准则的制定,增强国际航天事务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阅读上一篇

京东云助力IT服务商在云上构建高质量业务系统

阅读下一篇

中国互联网企业大踏步出海要注意什么?